济宁市生态环境局邹城市分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提升保障能力和服务效能,统筹总量替代、优化审批流程、实施绩效分级、推行柔性执法,引导激励与约束惩戒并举,切实提升企业治污减排能力,助力企业攀登发展。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统筹总量替代。针对当前环境总量排放替代空间紧张的现状,健全完善污染物总量替代指标要素配置机制体制,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的服务理念,依据国家产业政策、行业排放标准、清洁生产标准,按照“先算、后审、再批”的程序,大力推进所有建设项目工程减排、管理减排和结构减排,积极走访核查重点企业,加强对上争取,对新上的重点建设项目进行污染物总量调剂,严格控制新增量,为新上项目腾容量。今年以来,累计为32个新、扩、改建项目进行了污染物排放总量确认。
二是聚焦项目建设,优化审批流程。环评审批工作全程贯彻“真情服务”主题,深入推行“一对一”包保服务,秉持主动服务、专人对接、全程跟进的工作作风,采取现场办公、电话沟通、微信交流等方式,通过各事项同步办理、简化流程、容错容缺办理机制,为企业提供“简”、“实”、“快”的优质服务。创新实施同类型基础设施项目和同一园区内同类型小微企业项目“打捆”审批,实现多个同类基础项目采用“一套材料、一份文本、一次公示、一份批复”的方式取得环评批复,实现环评费用再压减,审批时间再缩短。今年以来,共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44项、登记备案项目324项。
三是突出绿色引领,实施绩效分级。以重污染天气绩效企业创建为抓手,全面推动企业大气污染治理能力提标升级。通过专题培训、座谈、现场指导等方式帮扶企业做好提升和申报工作,对企业能源类型、污染治理水平、监测监控水平等方面进行精准化、精细化帮扶指导,鼓励企业在保障绩效水平的前提下,对标对表找差距,补齐短板强作为,促进全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市已有引领性企业12家、A类企业2家可不采取减排措施,B级企业8家,可放低减排要求,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更好地引导企业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四是优化执法监管,推行柔性执法。梳理污染源数据库内管理水平先进、自动监测数据达标率高的企业,形成了包含26家具备在线监控、用电监控等先进条件企业在内的正面执法清单。对清单内企业进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查阅在线监测平台上记录的污染物排放状况、近期用电状况,加大无人机、走航监测等检查手段使用频次,做到对企业“无事不扰”,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今年以来,共采取非现场执法手段对各类污染源进行差异化监管230家次,对5件共计拟处罚18.6万元的案件实施了免于处罚。
文字报道:董玉龙
责任编辑:薄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