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5年来,勤劳质朴的邹城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全市经济发展实现了一次次跨越。经济总量不断攀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辉煌成就,谱写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一、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新中国成立初期,邹城经济实力较弱,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地区生产总值(GDP)仅有4.2亿元。改革开放序幕拉开,邹城紧抓发展机遇,经济发展驶进快车道,2001年、2012年、2022年,经济总量先后突破100亿元、500亿元、1000亿元。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1亿元,是1978年的248.5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07万元,是1978年的177.5倍。2023年,邹城蝉联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荣获国家节水型城市、省工业强县、省对外开放强县、省现代流通强县、省文旅康养强县、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先进县、省建筑业强县、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等称号。
财政实力稳步增强。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期,邹城财政实力薄弱,1953年财政收入仅210万元,1978年增加到1966万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财政实力不断增强,财政收入先后于1991年、2004年、2013年分别跨过1亿元、10亿元、50亿元台阶。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90亿元,达到91.3亿元。财政实力的壮大为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民生提供了坚实保障,2023年民生支出73.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6%。
二、三大产业协同发展,产业体系更加健全
农业生产质效提升。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9.07万吨增加至2023年的48.77万吨,2010年以来稳定在44万吨以上。粮食单产由1949年的61.5公斤/亩提高至2023年的465.27公斤/亩。蔬菜产量由1949年的1.0万吨增加至2023年的99.63万吨。水果产量由1949年的0.58万吨增加至2023年的10.75万吨。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仅有10.0万千瓦,到2023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89.02万千瓦,农用拖拉机9958台,谷物联合收割机3669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98.4%。
工业强市地位稳固。1978年,全市工业增加值不足2亿元,改革开放后工业经济快速恢复,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得益于煤电行业的强力支撑,工业经济规模迅速壮大,占GDP的比重不断攀升,2005年达到60%的最高点。工业增加值2004年、2009年分别突破100亿元、200亿元,2014年超过300亿元,2023年达到430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业经济增速换挡、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煤电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12年的83.2%降低至2023年的41.0%,高新技术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24.9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发电量由1960年124万千瓦时增加到2023年165.9亿千瓦时,焦炭产量由1952年346吨增加到2023年155.8万吨,玻璃纤维纱由1978年0.03吨增加到2023年38万吨,机制纸由1978年0.24万吨增加到2023年167.8万吨。
服务业规模持续壮大。1978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40.1:49.9:10.0,工业、农业占绝对主导地位,服务业增加值仅0.42亿元。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服务业发展活力加快释放,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30%。202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47.45%,“三二一”结构初步形成。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2023年实现增加值230.5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46.7%。消费市场扩容提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49年的729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396.2亿元,绿色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升级类商品成为消费新增长点,线上消费占比不断提高。
三、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综合承载能力增强
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大。1992年,城市建成区面积17.1平方公里,2023年增加到50平方公里以上。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近年来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2023年城镇化率达到67.22%,比2010年提高21.2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63个百分点,城镇人口较2010年增加25.6万人。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2023年,城市主次干道及支路长度214.97公里,路灯2.02万盏。城区供水总量3254.79万立方米,供水普及率100%,供热覆盖面积2858万平方米,天然气用户28.1万户,其中城区燃气用户18.8万户,用气普及率达到99%,生活垃圾无公害处理率100%,污水雨水管网长度386.95公里。
交通路网便捷高效。公路通车里程达由1956年81公里增加到2023年4546.9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1.6公里。货物周转量由1949年8640吨公里增加到2023年9.91亿吨公里。2023年,市内公交车完成客运量2134.4万人次,内河航运完成货运量963.45万吨,货物周转量58.77亿吨公里。
四、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民生福祉大幅提升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新中国成立75年来,教育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教育投入力度加大,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1949年,全市共有114所小学,在校生仅4913人,2023年增加到91311人。普通中学在校生由1952年150人增加到1962年3324人。随着城乡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2023年普通高中、初中在校生分别达到23034人、40186人。
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基本建立以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保险、社会救助为主要内容,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2023年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达数74.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9.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8.78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97万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3.2万人。拥有各类福利院、敬老院32所,床位6320张,收养各类人员2105人。年末城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70人,比2012年减少3665人;农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人数16812人,比2012年减少2435人。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75年来,居民收入大幅增加,消费结构悄然改变。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00元,2014年增加到13985元,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56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2年的7280元增加到2023年的47574元,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从2015年的2.22缩小至1.86。居住条件大幅改善,1978年,城市、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为7.8平方米、8.2平方米,2023年均超过33平方米。居民家庭拥有的现代化耐用消费品越来越丰富,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经过75年的不断发展和积累,邹城已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邹城百万人民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邹城新篇章。
文字报道:高丹
责任编辑:薄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