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管理的宏大版图中,邹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队员宛如一位精于刺绣的绣匠,手持“针尖”般锐利的管理智慧,穿过“针眼”似的重重挑战,用细密“针脚”缝合城市治理的每一处缝隙,凭借一双“绣手”,将城市的万千头绪化作美丽图景,在烟火人间里,绣出民生的幸福篇章,绘就城市的有序繁荣。
广告服务“零跑腿”,营商环境“绣锦程”
过去,商户办理门店招牌审批手续,往往需要在各个部门间来回奔波,提交各类繁琐的材料,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不仅给商户带来极大的不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活动的及时开展。
为破解这一难题,邹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创新推出“101”服务模式(即1个电话上门服务、商户办事0跑腿、业务1次办结完成)。
综合行政执法局的“101”服务模式大幅缩短了办事时间,提升了办事效率,让商户能迅速开启经营活动。他们为商户提供温情的服务,在城市的商业脉络中,绣出了一条便捷高效的营商之路,助力城市经济蓬勃发展。
志愿服务“暖社区”,尊老爱老“绣真情”
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是城市管理服务的前沿阵地。邹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推动“城市管理进社区”活动,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社区的每个角落,全力打造“有事找城管,我在您身边”的服务品牌。
钢山中队执法队员定期化身“学雷锋”志愿者深入社区,主动与群众亲切交流,细致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认真倾听需求,积极解决生活难题,并联合钢山街道办事处及属地社区邀请专业医护人员,为社区居民和老人免费测量血压、血糖,开展心肺功能检查。在一次次服务过程中,邹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成功将群众的声声民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成果,收获了群众认可,让民意更满意。
通过这一系列暖心举措,将城市管理服务深度融入社区生活,绣出了温馨和谐的幸福图景,让“有事找城管,我在您身边”的品牌理念深入人心。
民生诉求“即时达”,民声答卷“绣满意”
市民投诉是城市管理的“晴雨表”,反映着城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市民的诉求。邹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高度重视市民投诉,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一旦接到市民投诉,无论是噪音扰民、油烟污染还是其他城市管理问题,执法队员都会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在处理过程中,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深入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积极与投诉人沟通,及时反馈处理进展。对于能当场解决的问题,当场予以解决;对于较为复杂的问题,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协商解决方案,跟踪督促问题整改落实,确保投诉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在处理油烟扰民问题时,执法队员实地勘察油烟净化设施安装及使用情况,走访周边住户收集意见,与餐饮经营负责人反复沟通协调,最终制定出合理的整改方案,成功解决了困扰居民的油烟问题,赢得了市民的赞誉。邹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用实际行动,在市民与城市管理者之间,绣出了一条紧密相连的信任纽带,让市民切实感受到城市管理的温度。
商贩经营“有序化”,城市治理“绣和谐”
城市中的流动商贩,是城市烟火气的生动体现,却也因占道经营给城市管理带来难题。一方面,商贩们为了生计,需要寻找合适的经营场所;另一方面,占道经营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影响市容市貌和居民生活。
邹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街道、社区等相关职能部门,秉持“以人为本、科学筹划”的原则,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市民和商贩的意见,充分考虑交通、环境、居民生活等因素,科学选址,合理规划设置“潮汐摊区”。在王兰路西首、李官庄闲置空地等区域,划定专门的经营区域,明确规定经营时段,如早高峰前、晚高峰后等特定时间段允许经营。同时,在摊区内设置统一的摊位标识、卫生设施和交通引导标识,制定详细的管理规范,要求商贩保持摊位周边环境卫生,做到人走地净。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潮汐摊区”不仅为摊贩提供了合法合规的经营场所,保障了他们的生计,也有效解决了占道经营带来的交通和环境问题,实现了城市管理与民生需求的和谐共生,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绣出了民生与市容共赢的美好画卷。
精细管理“织密网”,温情服务“绣新风”
在城市管理的日常工作中,邹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注重精细管理,强化监督机制。在队伍建设方面,严格落实队容风纪要求,要求执法队员着装整齐、举止文明,展现良好的执法形象;在市容市貌管理上,落实车辆巡查、机动巡查、蹲点值守等多种巡查方式,织密城市管理监督网。利用车辆巡查机动性强的特点,对城市主干道进行快速巡查,及时发现问题,随时处置突发情况;在关键地段、重要时段安排专人蹲点值守,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在与占道商户交流时,执法队员注意方式方法,践行“721工作法”,即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以耐心、细心、贴心的服务,引导商户规范经营,实现温情治理。
城市管理如绣花,需要耐心、细心和匠心。邹城综合行政执法局以“针尖”般的精准服务,穿起了城市治理的“万条线”,绣出了一幅和谐、有序、温暖的城市画卷。未来,将继续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管理,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提升服务水平,为建设更加美丽、宜居的邹城贡献力量。
文字报道:王洋 田玉夏
责任编辑:薄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