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外宣网 今天是
精神文明
文明实践
2012道德模范人物事迹:赵青——一切为了孩子
2012年12月25日 

 

赵青是邹城市妇幼保健院残疾儿童康复训练中心的一名康复训练师,孩子们都亲切地叫她“赵妈妈”。

来康复中心训练的孩子,有的是脑瘫儿童,有的是智障儿童、有的是孤独症儿童,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发育问题。一个特殊的孩子造就一个特殊的家庭,父母不仅要承受经济压力、心理压力,而且家庭幸福和谐、正常社会生活都要受到一定影响。在这个特殊的工作环境中,赵青深深明白,为了这些孩子,必须要拥有爱心、耐心、细心、关心、恒心和责任心。

赵青从事的是功能训练和推拿训练项目,她负责的一个叫“慧新”的男孩,是一个早产儿,患有脑瘫,来康复中心时已经一岁两个月,还不会翻身、不会坐、不会爬,更不用说独立行走了,发育状况仅仅达到正常儿童三个月的水平。针对孩子的病情,她和同事们制定了长期康复训练计划和短期康复训练目标。刚开始训练时,慧新的哭闹常让家长心疼和焦躁,她感同身受,为了稳定家长情绪,她不厌其烦地和他们沟通,缓解他们的焦虑;为了让慧新从心理上接纳她,适应这里的康复环境,她边唱儿歌边训练或自制一些具有吸引力的玩具,慢慢调节孩子的情绪,尽量以最佳状态来配合训练。一次次的练习抬头、翻身、拉起等等,一节课下来她常常口干舌燥、满身是汗。训练了一段时间后,慧新能够自主翻身、主动去爬,发育已经达到了七八个月孩子的水平。翻身、爬行、站立,这一个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孩子却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训练才能自主完成。通过努力,慧新三岁的时候能够独立行走了,孩子的爷爷、奶奶都激动地哭了起来,握着赵青的手说“他赵阿姨,就让孩子叫你妈妈吧,你在我们孩子身上付出的心血比自己的孩子还要多。你为了慧新,还从家里带些好吃的、好玩的;不论天热天冷做训练时都把孩子抱在怀里,在地板上一坐就是这么长时间。你从来没有半句怨言,没有一丝一毫的厌烦,你就是他生命中的第二个妈妈……”

来训练的孩子多数没有自控意识,在训练中经常会大、小便失禁,对大小便洒到身上赵青已习以为常;有的孩子心情不好时,对康复训练产生逆反,时常又踢又打,又抓又挖,这对赵青来说也是司空见惯的事。一个孩子一节课半小时,每天要做8个以上孩子的训练,而且每个孩子的病情轻重各不相同,所以一天下来她常常感动身心疲惫,但看到孩子们的进步,她心里感到特别欣慰,觉得付出的劳累是值得的。看到家庭贫困的孩子缺衣少吃,她经常从家里拿来自己孩子的衣服、玩具和食品送给他们,时间久了,他们许多心里话也愿意向她倾诉,感觉就像一家人一样。

赵青的儿子在一篇作文中写道:“我的妈妈是一位普通的母亲,她很平凡,没有动人的业绩,也不光彩照人;她在家里是一位贤淑和蔼的妈妈,在单位是特殊孩子的爱心仁善母亲…… ”。几年来,赵青多次获得“邹城市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个人”、“医院先进工作者”、“优秀母亲”、“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