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水肥,高产无忧。邹城市城前镇小岔河村前山岭上,5月3日栽植的蜜薯,地上分枝茂盛,地下硕果初现。田间黑黢黢的薄膜覆盖,膜下半指宽的“小黑管”滴滴清水汩汩而出,渗到地下,浇灌着严峻旱情下的甘薯幼苗。邹城市秋晨专业合作社正在使用水肥一体化给栽种的烟薯25幼苗补水追肥。据合作社理事长刘震介绍,去年合作社在市农业农村局指导帮助下,持续带领周边群众发展使用水肥一体化种植甘薯,甘薯单产稳定总产提高,品质有效保证,商品率大幅度提升,今年在山岭地上开展水肥一体化甘薯种植280余亩,带动群众发展上千亩,在降水稀少十分严峻的旱情下,薯苗适期栽插,苗全苗壮,长势良好,产量质量有望超过去年,再获丰收。
近年来,邹城市围绕稳粮增收、提质增效,不断调整优化邹东山区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甘薯高效种植,培植壮大甘薯产业,甘薯逐渐成为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径,“城前地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脱毒种苗、配方施肥、水肥一体、绿色防控轻简化栽培不断推进,甘薯种植面积、单产总产、质量效益大幅跃升。水肥一体化已成为甘薯高效种植的主推技术,在生长关键期结合浇水使用1-2次,每次用水5-8方,水肥耦合,节水30-40%,节肥20%以上,亩均增产20-30%,效益增加1200-1500元。目前,全市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广泛示范应用,带动了小农户发展,示范成效明显。2021年全市近30万亩甘薯平均亩产达到2461.5千克,高产地块从亩产达5621.4千克,亩效益最高达万元。
今年以来,全市遭遇严重旱情,丘陵山区甘薯栽种困难,保苗不易,水肥一体优势更加凸显。应用水肥一体化地块适期栽插、苗全苗壮,群众增产信心十足,而没用该技术的地块栽种困难,春薯种成半夏薯,截至5月底还有部分等雨栽插,已栽插下地的薯苗也因缺水生长缓慢,甚至枯黄落叶,几近死亡,还需费工补苗。水肥一体管理的田间薯苗比常规管理地块增加叶片2-3个,不定根长势良好,开始结薯,促长、抗旱、节水效果明显。
多年水肥一体化推广使用,全市甘薯不再“靠天吃饭、与天争粮”,将增产丰收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小管带成就大产业,绿色科技显现威力,为今年粮食面积稳定不减,产量持续增加,效益不断提升,实现稳产丰收注入新动力,打造乡村产业振兴新引擎。
文字报道:张林 孙明海
责任编辑:聂扶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