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公共服务,增进民生福祉”系列新闻发布会——医疗服务专场

全景.png

【李冰】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邹城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召开“提升公共服务,增进民生福祉”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很高兴邀请到邹城市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孟宪忠先生,邹城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冲先生,邹城市卫生健康局党委副书记刘䶮先生,邹城市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斌先生,请他们共同为大家介绍邹城市提升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问题。

首先,有请孟局长介绍今年以来市卫生健康局公共服务工作有关情况。

孟宪忠.png

孟宪忠好的。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首先,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卫生健康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卫生健康工作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今年以来,市卫生健康局着力提升医疗领域公共服务成效,聚焦“改善患者看病就医体验”这一核心问题,在全市持续开展“四送四进四提升”、改善医疗服务等系列活动,全力打造更便捷、有温度医疗卫生体系,现代化健康强市建设、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多项工作走在省、市前列,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命健康提供了坚强保障。健康县区建设案例获评全国优秀案例,被国家卫健委发文推广;市人民医院、兖矿新里程总医院7个案例分别入选“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增效创新实践案例”“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创新实践案例”;市人民医院急诊科通过2024年省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顺利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评审;代表山东省在2023年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中获得全国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获济宁市政府发文表扬;新增一处2024年“向日葵亲子小屋”省级项目点;钢山街道后八里沟村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入选山东省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重点联系县(市、区),市人民医院入选定点医疗机构;健康促进、中心药房建设等工作在省级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交流。

一、优化医疗流程,营造便捷舒适就医环境

创新挂号、缴费服务模式,依托信息化手段打造精准预约就诊模式,患者掌上即可完成预约、挂号、支付、查询,门诊预约率达到60%、平均候诊时间缩短到15分钟。成立“一站式”门诊服务中心,整合预约挂号、导医导诊、志愿服务等业务,避免门诊患者来回奔波。实施床旁入出院服务模式,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实施床旁入出院结算,患者入出院办理时间不超过8分钟;成立“一站式”住院服务中心,实行“一张床”“预住院”管理模式,调配住院患者6846人次,为3624名患者提供“预住院”服务。推进医疗机构无障碍和适老化改造,20家镇街医疗机构开展老年友善环境整治。所有村卫生室均配备重点人群智慧随访及康复理疗设备推广“帮您办”主动服务“医路随行”陪诊服务,服务群众1.5万余人次陪诊患者6000余人次。解决停车不便问题根据预约就诊信息,精细研判就诊高峰,采取合理规划、时空置换等措施,提高停车泊位周转率,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

二、丰富优质资源,供给同质高效诊疗服务

开展对口帮扶,选派“业务院长”30名、业务骨干110名,建成“基层名医工作室”20处,帮扶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新技术41项,实现驻点帮扶工作精准化、常态化、全覆盖。持续深化“六大中心”建设,推进“基层检查、上级诊断”,自建立以来,共计完成心电会诊20.6人次,影像诊断共审核签署CT报告25.4万份,检验中心标本检测量12.4万例,完成常规病理检查1.8万份,开展远程会诊1000余例,完成医疗器械消毒供应6万余份,实现域内优质医疗资源的横向整合、纵向流动。延伸胸痛救治网络建设“县域心电一张网”,远程诊疗、远程心电延覆盖至500处村级卫生室,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及时的心脏疾病诊断与救治服务。加强医共体中心药房建设,药品品规由2348种统一至942种,基层成员单位药品品规平均增加60余种,重合率82%,实现全市药政药管一盘棋。针对群众反映中药煎煮难、取药不方便问题,在市中医院设立智慧中医药大药房,通过物联网等技术,处方全市流转,实现抓药、煎煮、配送全市一体化、一条龙。目前完成中药代煎服务9000余人次、煎煮中药6万余剂、城乡免费中药配送到家4000余人次。

三、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理念

开展专项整治,开展“三合理一规范”专项整治、降药费“药、耗比”活动等系列行动,全市医疗机构药、耗比平均控制在20%以下,有效降低群众就医费用。畅通诉求渠道开设“院长热线”和“扫码吐槽”,对群众反映投诉问题,24小时内反馈回访,确保群众投诉不出院。创新推出5712345就医服务热线,24小时受理群众咨询、投诉、求助、建议,今年以来共受理600余件。强化问题整改局班子成员“四下基层”55次,医疗机构交叉互查150余次,基本公共服务专班集中梳理反馈检查问题,发现群众看病就医存在问题320余条,并通过实地检查、电话抽查等方式“回头看”,问题全部得到整改加强教育培训,开展新入职人员岗前培训、“强化依法执业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学习教育活动,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操守的培训,提升医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五小场所”,在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增设小食堂、小淋浴室、小休息室、小学习室、小活动室,为职工创造良好工作条件,进一步提振职工为民服务“精气神”。

四、聚焦群众所需,办好卫生健康民生实事

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开展“中医”夜市健康义诊65次,受益群众1万余人次;以市中医院、北宿镇卫生院为试点开展中医药社会化服务,截至目前中医药社会化服务人数达469人;开展中医药参与高血压健康服务,成立1个县级次中心、10个镇级次中心和20个服务站点,管理高血压患者6266人。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安全,开展免费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截至目前,全市已筛查3524人,优生优育水平不断提高。促进宫颈癌综合防治,与教体、财政、妇联联合制定《邹城市适龄女孩HPV疫苗免费接种实施细则》,为适龄女孩免费接种。开展两癌筛查,截至目前,全市共筛查27829人。丰富托育服务供给,今年新增备案托育机构21家,累计达到126家,设置托位总数7223个;每千人拥有托位数达到6.1个,现有国家级爱心托育用人单位1处,省级托育示范机构1处、省级爱心托育用人单位1处,济宁市级托育示范机构3处、济宁市爱心托育用人单位3处。健全老年健康支撑体系,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目前已在所有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创新设立康复科,病区设立高依赖无陪护病房和安宁疗护病房,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提升公共服务成效,永远在路上。下一步,市卫健局聚焦群众看病就医关键环节,在改善服务环境、优化服务流程、丰富服务内涵、提升服务能力上持续用力,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更加满意的医疗健康服务。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下面,请局长介绍我市医疗保障领域公共服务工作相关情况。

王冲.png

【王  冲】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和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我市医保事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建立全民医保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奋力解除全体人民的疾病医疗后顾之忧。市医保局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牢记嘱托、求真务实,持续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着力发挥医保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支撑作用,不断提升基本医疗公共服务成效。今年以来,全市医保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先后获得省、市各项荣誉10余个,在济宁市医疗保障系统业务评价中,位居济宁市县市区第1名。3月份,在全省医疗保障经办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为济宁市唯一,全省仅3家县级医保部门发言;“邹城市医疗保障局”微信订阅号被省政府办公厅评为全省综合60强账号,为邹城市唯一,济宁市医保系统唯一;省医保局医保工作简报先后2次刊发推广我市医保工作经验做法;6项工作被市干部队伍建设指挥部通报表扬;人民网、山东电视台新闻联播、大众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宣传报道我市有关工作;先后迎接省医保中心、济宁市医保局主要负责同志来邹调研指导,重庆市、江苏省沛县、德州市禹城区等省内外医保部门来邹考察调研交流7场次,我市医保工作得到了各级部门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认可。

此外,我们聚焦标准化、信息化、便利化建设,着力推进基层医保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向纵深发展,聚力解决医保领域的短板问题。

一、以标准化建设为引领,确保医保服务“一次成”

一是构建医保服务标准体系。将标准化建设与全面提升医保服务质量紧密结合,建立基础共性标准、管理和保障标准、公共服务标准、监督与评价标准4个分体系,研制标准84项,自主编写标准55项,于去年底顺利完成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验收工作,构建起一套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层次清晰、科学严谨的标准体系,实现医保服务申办材料、办理环节“双精简”,非即时办结事项比国家规定时限压缩60%以上。

二是推动医保服务力量下沉。深入推进县域医保管理服务一体化“揭榜挂帅”项目建设,打造1个县级中心、21个镇街工作站、N个村居工作点的“1+21+N”服务网络,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分级下沉镇街、医院、企业和村居经办事项合计58项,每年为参保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45万余人次,门诊统筹结算66.8万人次、报销金额3500余万元。选拔300名专职人员组建“医保明白人”队伍,实行“岗位补贴+绩效考核”长效机制,持续向基层延伸服务“触角”。

三是打造医保经办示范窗口。编制《窗口服务规范》《办公场所与服务设施管理规范》等规章制度,在服务窗口实行承办机构、事项名称、申办材料、办理时限、设定依据、经办流程、办理方式、窗口电话“八个公开”,打破前台条块分割现状,整合为综合柜员制,做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实现医疗保障“一站服务、一窗受理、一单结算”。

二、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实现医保服务“不见面”

一是医保服务一网通办。聚焦打造数字化服务场景,针对缴费基数申报、医疗费用零星报销、异地就医等高频服务事项,推行简单业务“电话办”、手机业务“便捷办”、申报业务“邮寄办”、特需业务“容缺办”等服务,将便利送到群众“家门口”。今年以来,医保便民热线服务中心每天接听群众来电100余个,“网办掌办”服务700余人次,累计提供“不见面”服务1.8万余人次,切实解决好企业和群众的“急难愁盼”。

二是慢病服务全周期管理。整合医疗机构、专业慢保服务机构、零售药房三方资源,打造“1+1+N”慢病服务新模式,为每名慢病患者建立专属电子药历和健康档案,提供就医问诊、续方配药、支付报销等系列服务,在全省率先实行门诊慢特病待遇认定“免申即享”,形成来院就医与诊后管理“全周期”的闭环管理,参保群众看病就医体验得到明显改善。目前,患者复诊率从21.7%提高到87.3%,按时遵医嘱服药率达到98.4%。

三是费用结算聚合支付。探索建设医保聚合支付平台,实施身份证、社保卡、面部生物特征等“六合一”的多种方式支付,优化医保码“挂号、就诊、支付、取药、取报告”全流程应用,为患者带来全方位“无感就医”新体验。实施“床旁结算”“诊间结算”等移动支付模式,让患者和家属少跑腿、少排队,充分享受信息化发展的便捷红利,优化群众就医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三、以便利化建设为目标,推动医保服务“集成办”

一是吹响“部门集合哨”。依托省政务服务平台和医保服务平台,将跨领域、跨部门办理的“单项事”整合为企业和群众视角的“一件事”,实现企业注销登记、参保职工退休、医保码就医购药等事项“一件事集成办”“一类事一站办”服务,打造定制化、模块化的“一类事”服务场景,提升医保经办服务的便利化水平。近期,《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报》刊发《邹城市推行慢特病认定“一件事”集成办服务》,在全省推广。

二是做实“出生一件事”。通过整合卫健、公安、税务等部门资源,推出新生儿“出生一件事”集成服务,新生儿父母凭出生医学证明可直接在医院端办理参保登记和缴费,实现新生儿落地即参保。同时,生育医疗费用实现“一站式”报销,切实减轻群众垫资跑腿等负担。目前,已办理新生儿落地即参保1400余人,生育费用直接结算近2000人次,产前检查费支出161万元,生育津贴支出1340万元。

三是加快“异地跨域办”。推行跨省异地就医备案跨域联办,医保关系转移接续9个工作日即可办结。落实省内异地就医“免备案”,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凭有效就医凭证,即可在省内就医地联网定点医疗机构享受直接结算服务。目前,已办理异地就医“免备案”8000余人次,有效解决异地就医群众的医保报销“烦心事”。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解决民生难题没有捷径,只能一点一滴扎实推进,久久为功。下一步,市医保局将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切实扛起保障参保群众健康权益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行而不辍、履践致远,努力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开拓基本公共服务新成效,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感谢局长的介绍,下面进入现场提问环节。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媒体的名称,谢谢。

【新邹城】各位领导好,我是新邹城网站的工作人员。近期,国家卫健委下发了《关于做好202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对重点工作又做了部署,能否介绍一下当前邹城市的工作进展?

【李  冰】这个问题请刘书记回答。

刘䶮.png

【刘  䶮】好的。近年来,邹城市始终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放在突出位置,认真贯彻落实省、济宁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要求,创新工作机制,规范科学管理,完善考核办法,突出民生关怀,全力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深做实、取得成效,2023年代表济宁市迎接山东省绩效评价;2024年代表山东省迎接全国基本公卫服务项目绩效评价,获得全国第3名。

一是促进全市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全市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8.56%以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94元,较上年增加5元,重点支持“一老一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35.5万人,为12余万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体检等服务,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妇幼三大核心指标稳中趋优。

二是促进服务模式转向“以健康为中心”。为全市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定期随访服务,“三高共管 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试点全面推开,建成三高中心3家、三高基地20家、三高之家85家,高血压、糖尿病签约管理人数9万余人,通过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健康教育管理等服务,群众“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明显提高。

三是促进健康档案数据库完善和应用。完善基本医疗HIS系统、LIS系统与电子档案系统,实现诊间调取居民健康档案、诊间随访等功能。各镇街均建设健康体检中心和健康驿站,实现数据自动上传、实时共享,借助济宁健康服务公众号实现居民健康信息“年终大盘点”,向居民推送可视化健康报告,为老年人和重点人群健康体检工作提供了良好保障。

四是有效缩小城乡基本公卫服务差距。项目对农村反哺作用明显,农村居民项目知晓率、服务利用率和群众满意度逐年提高,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差距明显缩小。组建2382人的家庭医生队伍,全市近八成群众都有了家庭医生。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2.11%,较上年提升2.08%。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强化项目组织管理,提升项目资金效率,提高项目数量质量,加大项目宣传力度,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这项惠民工程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切实筑牢群众健康“第一道防线”,不断提升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水平。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济宁日报】各位领导好,我是济宁日报的记者。我们关注到今年初,国家医保局发布了医保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我市也推出了慢特病“一件事”集成办服务,能否介绍一下当前的工作进展?谢谢。

【李  冰】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李局长回答。

李斌.png

【李  斌】好的。近年来,我市聚焦群众在办理慢特病认定过程中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推出慢特病“一件事”集成办服务,已实现2.19万人次通过“即申即享”获得慢特病服务、8386人次通过“免申即享”获得慢特病服务,进一步解决了人民群众“认定难、看病繁”的难题。

一是从“传统模式”到“免申即享”,改革不断升级。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手段,畅通医院 HIS 系统、OA 办公系统和医保信息系统三方融合路径,协同化、便捷化、智能化、集成化一体推进。医院主治医师主动筛选符合慢特病条件的在院患者,在征得本人或亲属同意的前提下,通过医院OA 系统全程线上进行申报、信息流转和待遇审核认定,推动了慢特病服务变“被动”为“主动”, 从“只跑一次” 向“零跑腿”转变,实现门诊慢特病“免申即享”模式落地见效。

二是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模式加速迭代。群众可通过掌上查询门诊病历、体检报告等全过程就医信息,慢特病服务中心附加提供线上复诊、在线诊疗、处方流转、医保线上支付、送药到家等便民服务。配备18大类500余种药品,药品进、销、存“全流程”可追溯。推行“一人一诊一方”,HIS系统内嵌智能审核系统,实现处方合理性线上评估100%“全覆盖”。开发诊前精细化疾病管理系统,纳入生命体征监测等主动干预患者3280人,健康宣教3.5万余人次。搭建诊后健康管理平台,为5.2万名患者实施诊后管理,为1800余名患者提供远程健康监测。

三是从“单窗服务”到“多点联动”,服务持续升温。线下院内慢特病服务中心集成办理慢特病患者的挂号、诊疗、开药、缴费、健康档案管理、诊后随访等工作,实现一站式服务。选取中心店镇前屯村卫生室等多家村级卫生室为延伸服务点,下放冠心病等10个病种作为延伸病种,实现慢特病“家门口报销”。通过将门诊统筹报销、异地就医备案等高频业务分类下放到镇街、医院、村居,实行市镇村三级经办事项名称、办理方式、办理流程等八统一,努力打造县域政务服务一体化典型。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邹城电视台】各位领导好,我是邹城电视台的记者。随着社会发展,群众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能否介绍一下邹城市在心理健康公共服务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

【李冰】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刘䶮书记回答。

【刘  䶮】好的。邹城市高度重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聚焦群众心理健康,强化社会心理服务,创新“3445”工作模式,实现服务阵地、服务队伍、服务人群、服务周期全覆盖,着力构建“邹儒润心”社会心理品牌,近期,邹城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案例入选第六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十佳案例”。

一是打造强有力工作体系。成立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及分管市长双组长的建设专班,整合政法、宣传、司法、信访、卫健等17个部门,明确19项工作任务。成立包保工作组,全覆盖督导检查基层心理服务站点。投资100万元高标准建成市心理健康中心,配置心理健康自助仪、身心训练调养舱、生物反馈型放松椅等专业设备,成立以来接待来访、热线2000余人次,开展一对一心理治疗200人,转诊治疗21人。组建由201名专业心理咨询师、315名心理服务志愿者和1595名网格员、948名调解员组成三支心理服务队伍,打造专群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服务模式。

二是构建广覆盖阵地矩阵。二级及以上医院均设立心理科门诊,运用“药物+心理+物理+康复”复合诊疗模式,提供多元化心理健康服务。全市20家镇街医疗机构全部开设心理咨询室,建立上下联动机制,通过心理咨询发现精神障碍疑似人员,及时推介转诊至心理健康中心、精神卫生中心等专业机构进行治疗。将心理咨询引入信访维稳调解服务,为来访群众提供人性化矛盾调解服务。在社区矫正中心建设心理服务功能室,配备心理评测设施设备,提供专业化心理矫治及咨询服务。成立心理辅导室。全市中小学均设立心理辅导室,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师166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个性化特色化课程。

三是实施精准化关爱服务。社区矫正管理引入心理干预机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30余场、心理测200余人次,为矫正工作开展提供依据。组织开展监管场所民辅警心理健康讲座6场、在押人员一对一心理疏导560余次、大课教育16次,切实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关注青少年群体,搭建集“心理普测、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评估、心育活动”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建立“一生一策”心理成长档案,针对有心理障碍的重点对象,医校联动识别、协同辅导。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180余场次,累计为候考学生、家长进行心理疏导服务1000余人次,为10万余名师生建立心理健康电子档案。创新“点单式”心理服务,针对全市职工开展公益巡讲、健康讲座活动73余场次,服务职工15余万人次,引导职工正确缓解内心的压力和焦虑,有力守护职工心理健康。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李冰】感谢各位发布人的解答以及媒体的关心关注,由于时间关系现场提问就进行到这里,还有需要深入采访的媒体,可以在会后联系市卫生健康局和市医疗保障局,联系电话51173765228327。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大家!

添加时间:2024-10-28 09:22:20